校长工作报告
党委副书记、校长 俞涛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学校行政,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并提出意见。
一、2020年行政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在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正确指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对照习近平总书记交给上海的重大任务,以建设国内一流的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为目标,围绕“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国际化发展”三大战略,不断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积极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完成了六届二次教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在各类大学排行榜的排名均有大幅提升,其中在软科排名中位于全国第198名,为“十四五”开好局奠定了良好基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切实加强政治能力建设,扎实开展“四史”学习教育
自觉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重点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认真落实十一届市委九次、十次全会精神,开展17次中心组学习,形成党校系统培训、社会实践、线上学习等多种学习渠道。举办干部、教师、学生等各类培训班24期,培训干部和教师1,363人次,学生1,995人次。
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落实落地。制定“4+1+X”学习链,构建“学校党委、二级党组织、基层党支部、普通党员、广大群众”的“五位一体”学习教育体系。落实上级“红色文化普及工程”等5个工程,协同开展“铸魂引领计划”等5大计划,推动形成“马院讲四史”“上海红色地图”“回眸学校历史,展现四史变迁”等20项学习成果。
(二)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确保教育教学安全有序
从严从细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编制“两案十制”防控方案,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三级防控体系,制定党组织、领导干部、党员“三张任务清单”,完善联防联控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控机制,实施全方位综合值班制度,开发疫情防控管理系统,构筑群防群治的严密阵线。全年召开领导小组、工作小组会议32次,按照“三个覆盖”“三个一律”“三个确保”等要求每日摸排师生员工情况,推动各项工作无死角、无盲区、全覆盖。
顺利开展春季学期在线教学。严格落实教育部“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总要求,强化组织领导、全面排摸、技术支持、过程管理、在线督导、教育研究等措施,建设多屏互动、自动录播、分组研讨等各类智慧教室12间,探索形成“基本平台+备选平台+保底平台”的多平台混合教学模式,保持了线上教学秩序的稳定,累计开设在线课程2,969门次,在线学习学生138,610人次。
(三)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切实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制定“三全育人”工作推进方案,统筹推进四项重点任务和十大育人提升工程,形成“一体化”“四协同”“五育并举”的“1+4+5”实践育人模式,“企程讲堂”入选全国“三全育人”工作优秀案例。加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程群建设。全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教学大纲,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计划,立项课程思政教学项目18项,选树“课程思政示范课”10门,推动逐步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率先在全国推出“5G+马院”品牌,建设“5G+德育大数据分析实验室”,探索思政课同“5G智慧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新模式。
持续提高专业建设水平。本科层面,机械工程、服装设计与工程等2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飞行技术、交通运输、化学工程与工艺、制药工程、环境工程、产品设计等6个专业入选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新增“智能制造工程”“人工智能”“养老服务管理”等3个本科专业;机械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国家一流课程首批认定5门、市重点课程20门。专科层面,获批世届技能大赛上海市选手培养基地1个,开展“数控车铣加工”“多轴数控加工”“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3个“1+X”证书试点;获批市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教学团队1个、培育团队1个。
逐步提高学生科研能力。2020届学术学位研究生、工程硕士、艺术硕士研究生共发表论文1,827篇,其中一类、二类论文297篇;申请专利、软件著作权、作品参展及获奖共516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9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238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学位论文质量进一步提高,盲审优良率(75分以上)达到86%,授予学位率达到93.3%。
着力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40项、市级115项;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50余项、省市级奖500余项,其中:“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铜奖3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首次获全国银奖,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首次获全国一等奖,“恩智浦”杯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首次获全国总决赛一等奖2项,RoboMaster机甲大师赛首次参赛获全国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 “挑战杯”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获金奖1项、银奖8项;世届技能大赛“工业控制”市级选拔赛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
有效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对标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深入挖掘校外育人资源,新建产学合作教育基地30家,基地单位总数达到1,031家,为学生参加劳动实践提供丰富平台。大力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200余场,提供就业岗位2.5万余个,供需比超过1:4,集中发布相关就业信息1.3万余条,建立全员参与“一对一”精准帮扶重点群体毕业生机制。实施校级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资助82个子项目建设,提升研究生就业的契合度和职业发展力。作为教育部百所布点监测高校之一,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工作要求,确保就业统计数据客观、真实、准确,累计开展109次布点数据监测,上报监测数据62万余条,学校就业率达到95.05%,继续位于全市同类高校前列。
(四)强力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有效提升知识创新能力
加强推进优势特色学科建设。加强学科组织体系建设,着力打造优势特色学科群,“工程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材料科学”“化学”学科的潜力值分别达到99.5%、70.6%。整合学校优质资源,组织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学科参评第五轮学科评估,积极布局药学学科。新增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建成高端人才领衔的校内研究机构11个,获得首个国家检测认证CMA资质认定证书。全力做好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和博士点申报工作,推进申博学科梯队建设;进一步优化硕士学位点布局,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点,机械等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已通过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审核,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
加快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获奖取得历史最好成绩,获上海市科学技术奖11项,获奖总数位居市属高校第一名,作为牵头单位首次获一等奖1项。国家级理工类项目获批数量及经费总额再创历史新高,获批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4项,位居市属工科高校第三名,直接经费达到1,337万元;首次获批科技部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各1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位居市属工科高校第一名。发表论文数量实现大幅增长,发表ESI高被引论文26篇,SCI论文467篇,文科一级学科权威论文2篇。获批省部级平台“上海药物制剂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持续提升科研服务能力。积极贯彻落实“科改25条”,优化职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修订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实施细则,增强服务社会水平。获得知识产权授权711项,同比增长36%;国际专利经PCT申请4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达2,775万元,其中通过市场公开挂牌、专利成果作价投资1项(2,700万元)。新增四技合同项目共359项,合同总金额9,262.75万元,同比增加7.2%。合同项目经费到款总额6,333.65万元,其中,100万元以上项目19项,新增500万元以上技术服务项目1项,创立项合同金额新高。
(五)坚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持续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加强塑造良好师德师风。增设师德建设委员会,制定《关于加强二级学院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意见》《师德失范行为处理办法(试行)》等系列文件,坚持将师德作为第一标准,严格对拟新进人员加强思想政治和师德考察。优化师德考核机制,细化考核内容,完善考核办法,师德考核的科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加强在职称评审、各类评优评先、人才计划申报、优秀教材申报等各类工作中的师德师风审核,切实实行“师德一票否决”。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类培训的必修课程,举行新进教师师德专题培训班,覆盖受训教师104人次。加强典型选树,2人获上海市先进工作者、宝钢优秀教师奖。
探索深化专业技术职务分类评价改革。修订《教师职务和其他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实施办法》等2项制度。完善人才保障制度,制定修订《海外人才安全事件应急预案》《人才工作奖励办法(试行)》等6项政策。坚持教师分类考核,按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科研为主型完成42人的首聘考核和666人的存量考核。推进人力资源信息化建设,实现1,770位教职工年度考核“一表通”和46个部门年度考核网上评分。
持续推进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1人,入选爱思唯尔2019年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1人,培养上海领军人才1人、“东方学者”特聘教授1人,引进上海市重要人才计划入选者2人,新晋升二级教授11人,入选市教委“四大计划”65人。落实人才公寓、科研启动金等待遇,新增承租松江人才公寓19套。在今年的上海高校分类评价结果中,我校“高层次人才数”得分比2019年提升了59%,位次由第3升至第1,进步明显。
(六)持续深化对外合作交流内涵,稳步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
继续拓展高层次合作伙伴。全年新增美国加州大学河滨分校(QS世界排名449)、澳大利亚莫道克大学(QS世界排名571)和巴基斯坦国立纺织大学等国际合作伙伴3个,新签国际合作与交流协议16项,续签5项。举行专题会议30余次,推进我校首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创意设计学院”的申报,顺利通过上海市教委组织的机构申报答辩,待教育部审批。
积极打造“留学工程大”品牌。坚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开设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工程、人工智能等3个首批国际留学生本科全英文授课专业,招收来自“一带一路”沿线32个国家的留学生91人;与巴基斯坦国立纺织大学合作助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学校在国际留学生招生市场上的影响力、竞争力与吸引力获得大幅提升,国际留学生生源质量逐步提高,全年在校国际学生来自85个国家,共735名,其中学历生267名,非学历生468名。
(七)紧密对接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积极开拓协同办学格局
深度融入国家和上海战略。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需求,与滁州市、扬州市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无锡、金华、台州等地开展产学合作交流;发起成立“长三角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新建扬州、芜湖、昆山等地技术转移分中心,在松江石湖荡镇建立科技工作站;围绕上海重点推动的生物医药产业,成立由院士领衔的高等药学研究院;聚焦“5G+”人工智能产业方向,与扬州市共建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扬州)人工智能研究院;服务2022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筹备。精准对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人才需求,3,854名毕业生到长三角地区就业,占全部毕业生的67.6%。
大力拓展协同发展格局。聚焦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技术转移等方面,与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投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国际集团有限公司等大型国有企业建立合作关系。积极面向新疆、云南、河南等地开展教育对口支援,对口支援六盘水师范学院、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郑州工程技术学院、商丘师范学院、北部湾大学等9所高校。
(八)加强完善内部治理体系,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效能
稳步推进治理体系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建设,继续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大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入实施“三型机关”建设,获批上海市第二批“依法治校示范校”。积极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体系建设,加强政策支持,不断推进应用型学科专业群、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体系、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在上海市17所应用技术型高校中,稳居第一梯队,有8个核心指标排名第一。
有效加强资源的使用效益。加强学校预算执行管控,调整财务工作流程,创新工作方式,保障学校资金高效运行。切实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开展各类审计项目223项,审计涉及总金额约2.89亿元。推进重大基础项目建设和使用,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开工建设,龙源路过街天桥按时投入使用。推进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规范管理,开展固定资产、房屋出租出借情况清查盘点,扎实推进校属企业改革,规范学校国有资产管理;加强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平台上线试运行,完成11个学院570多台共享仪器收费标准的专家论证。加快“一网通办”推进,100余个业务流程上线运行。加强数据库引进,完成24个数据库的采购招标,提升数字资源使用效率。
不断优化校园育人环境。推进校园垃圾分类与劳动教育、环境育人紧密结合,构建“四结合四提高”的校园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模式。聚焦“三端”精准实施反餐饮浪费,“前端”出台“后厨杜绝浪费五不准”规范,“中端”招募学生观察员进后厨检查、开设“小份饭菜”窗口,“后端”引进设备对餐饮湿垃圾进行自动化就地降解。学校获评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学校、上海市花园单位,松江校区第二食堂成功获评上海市餐饮烹饪行业协会5A级餐饮业现场管理规范企业和绿色餐厅示范店称号。
切实做好民生实事工程建设。制定《实事工程征集与办理机制》,针对师生急难愁盼的问题,确立并完成教学楼变配电系统改造工程、教职工缴纳补充公积金工程、学生公寓修缮及“一楼一品”学生生活园区文化建设工程(四期)、“一网通办”建设工程(一期、二期)、研究生公寓东侧公园建设工程、智慧教室建设工程、506视频会议室改造工程、教学楼师生饮水工程等10项实事工程。完成图书馆一门式建设项目,逐步推进从数字图书馆向智慧图书馆的转型。在财政吃紧的情况下,加大开源节流力度,进一步优化绩效分配方案,人均绩效逐步提升,为全校教职工增加补充公积金,提升了广大师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归属感。
各位代表:
回顾过去一年的奋斗历程,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经受了疫情的重大考验,全体师生员工克服了种种困难,凝心聚力、艰苦奋斗,各级领导、海内外校友和社会各界对学校发展倾情关怀,我们深感成绩取得来之不易。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向全校教职工,向全体学生和校友,向广大离退休老领导、老同志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并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我们的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工程大的发展离社会的需求、上级的要求和师生的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现代化大学制度体系有待完善,治理理念、治理结构等不能完全适应学校更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信息化建设能力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数据碎片化程度严重,治理手段有待进一步深入;二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流人才培养体系需进一步建构,“新工科”“新文科”等人才培养模式需进一步加强探索;三是学科布局需根据国家战略和区域产业需求进行优化,跨学科学术组织制度需完善,学科组织建设需加强,学术权力边界需进一步明晰,“申博”学科及相关优势学科的实力需进一步加强,国家级重大奖项和成果需加快突破,科技创新能力及对区域重点产业发展领域的支撑能力需进一步增强;四是师资队伍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高端人才仍然缺乏,已引进高端人才的引领作用尚未有效发挥,师资队伍的育人与学术潜能需进一步激发;五是办学资源不足,资源筹措来源单一,社会投入吸引力有待提高;六是与学校转型发展相适应的“工程大”文化建设需要加强,文化价值引领作用需要进一步彰显。我们会直面上述问题,在“十四五”期间有序推进解决,实现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跨越。
二、2021年行政工作的主要任务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年,同时也是学校教育评价改革的深化年,内涵发展的突破年和基本建成一流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关键年。
今年学校行政工作的整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巩固拓展“四史”学习教育成果,深入实施“三大战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关键改革有新突破、内涵发展有新成效,为学校“十四五”目标实现奠定坚实基础。
(一)更高站位实现学校新阶段高质量发展
系统谋划学校发展新格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掌握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走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道路,认真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持续加强对学校事业发展的统筹谋划,不断提升办学治校的战略规划力和决策力。持续推进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才培养各环节和教育教学全过程,把一流大学的建设精神贯穿学校发展的主脉络,进一步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综合实力和社会满意度。
推进落实重大改革方案。深入贯彻落实《上海市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实施方案》和新一轮教育综合改革要求,加强教育评价改革和教育综合改革校本研究,坚持统筹推进、先破后立,在教师分类评价、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等方面率先实现突破。推进学校考核指标体系建设,把教育评价总体方案要求、分类评价指标等纳入二级单位目标责任考核,进一步提高学校在上海市分类评价中的位次。完成学校“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编制,加强主要任务和重点工程的落实,做好总规划与专项规划、专项规划与二级学院规划的衔接。持续推进地方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进一步加强项目的管理,建立绩效跟踪机制,开展中期绩效跟踪考核。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和紧缺产业,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办好“互联网+”大赛和“汇创青春”大学生文化创意展示活动。
深化“三大战略”办学内涵。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贯彻国家人才评价制度“破五唯”指导意见,探索多元评价制度,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建设制度规范和教职工考核及奖惩机制;拓宽引才通道,完善学校、部门、院系等多维度引才机制;完善教师培育体系,强化绩效考核制度。推进特色发展战略,加强与松江区的合作力度,推进各学院与松江区委办局、街镇园区的合作,深化与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六大重点产业的对接;加强国家级高水平人才团队的跨学科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高水平人才团队在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校际合作,整合G60科创走廊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协同创新联盟平台资源,推进卓越工程教育联盟工作;做好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执行局交办工作,加强世界技能大赛相关研究;加强统筹协调,做好2022年世界大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专项工作;深化对口支援工作,推进对口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化战略,力争获批1个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深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开拓3个高水平国际合作伙伴,新增3个国际合作平台,签署20项国际合作协议。优化整合教师国际合作与交流、学生海外学习等项目,深入参与“留学上海”项目品牌建设。
优化内部治理体制机制。深刻反思和吸取夏建国严重违纪违法案的教训,坚持以案为鉴、以案明纪、以案促改,严格落实上级组织关于案件整改的部署要求,制定完善整改落实方案,切实做好案件整改落实“后半篇文章”。贯彻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法治工作的意见》要求,落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进一步推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加强依法治校示范校建设,修订学校章程,充分发挥校务委员会、学术委员会等作用,调动各方力量共同推动学校发展。深入探索教学研究型大学建设,进一步修订学院管理条例,理顺学校宏观调控与二级学院办学自主相结合的关系,完善监督评估体系,促进管理重心下移,充分激发学院的办学活力。以一级学科和学科群为基础优化学院布局,全面推进内设机构梳理,加强对非实体科研机构规模和质量的管理。加强教育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加快推进“一网通办”三期工程建设,加强全校各领域业务流程梳理和数据治理,推进“一表通”业务及高基报表和基本状态数据库建设。
(二)更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营造“三全育人”新生态。推进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深入实施课程思政改革领航项目;坚持“三全育人”与“五维育德”教育理念,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有机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实现课程思政全覆盖。启动迎接建党百年专项计划,充分挖掘红色育人资源,有效提升学生爱党爱国情怀;推进依法治教工作,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宣传,深入开展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深入构建“校级心理中心、学院心理辅导员、朋辈心理委员、班级宿舍心理委员、学生家长、精神专科医院”六级心理育人工作网络;建设一批思政类公众号及网络文化工作室,形成“共融共通”的“融媒体+思政”网络育人矩阵。加强本科生和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衔接和联动,推进研究生学术科研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开展特色班级和团体项目申报与培育工作,做好大学艺术展演工作。开展“长三角讲堂”等活动,打造“长三角”联动实践教育模式。加强基础演练和业务培养,开展师生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军事教育。
推进一流本科教育建设。以一流本科“双万计划”为契机,持续推进一流专业和一流本科课程建设,力争获批3至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至6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至2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2至3个专业通过国际认证。开展专业状态数据采集,持续跟踪专业发展状态,逐步形成专业动态调整与优化方案;推进微专业建设,建设一批与国家战略、行业产业新发展规划相适应的微专业;加强国际经济与贸易、纺织工程、人工智能等3个全英文授课专业的专业课程平台和公共基础课程平台建设。持续推进“金课”培育,布局优势特色课程,打造市级一流课程8至10门、国家级课程1至2门。推进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加强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推进美育和学校艺术教育课程改革。进一步提升教风、学风与教学规范,探索学校与企业协同育人新模式,29门课程试点实施教考分离,形成重教重学氛围。推进招生改革,开展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和管理学院大类招生试点。
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创新新时代研究生思政教育,持续深化研究生培养综合改革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术学位研究生知识创新能力培养,加强系统科研训练,探索以大团队、大平台、大项目支撑高质量研究生培养的新机制;加强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积极对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行业企业,探索产教融合育人新机制。完善质量控制和保证制度,紧抓课程学习、实习实践、学位论文开题、中期考核、论文评阅和答辩、学位评定等关键环节,落实全过程管理责任,细化强化导师、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委员会权责。聚焦人才培养成效、科研创新质量、社会服务贡献等核心要素,探索分类多维的质量评价体系。积极引入第三方专业机构对研究生培养质量进行诊断式评估,加强研究生教育质量监测,探索开展毕业研究生职业发展调查。
加强就业工作帮扶力度。围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压实工作责任,加强协调配合,适时启动帮扶、援助计划,持续提升学生发展指导与服务水平,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稳定。提升就业帮扶工作的精准度,通过拓展就业岗位、加强职业生涯指导、深化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就业育人实效,形成多措并举的就业支撑体系。建设上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创新基地,加大就业工作队伍支持力度,促进就业工作精准施策。打造毕业生“一生一档”和用人单位“一企一档”求职应聘服务。
(三)更强力度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
加快优势学科建设。启动新一轮申博工作,坚持扶强、扶特,参照学科发展状况和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果优化资源配置,重点发展优势特色学科,以下一轮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申报为目标,力争3个优势学科达到申请博士一级学科点水平。加强“交通运输类”学科专业群建设,重点建设若干个学科(群)及若干个解决重大战略问题的学科交叉领域,进一步凸显学校学科建设的亮点和特色。持续推进ESI学科建设,“材料科学”力争进入ESI前1%,进一步提升“工程学”在ESI前1%学科行列中的位次。做好新一轮高峰高原学科申报工作,组织开展现有III类、IV类高峰学科的结题验收总结工作,分析市级、校级学科建设项目的经费投入与使用效益,查找学科建设问题并制定相应完善措施,强化人才培养、师资队伍、技术创新平台、学科专业群建设、内部治理体系等方面的亮点和特色。
强化有组织科研。发挥学院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科内在活力和建设积极性,完善学科带头人的遴选与聘任,探索学科建设与发展的长效机制。做好国家级项目和省部级及以上奖项申报长远规划,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对教师的辅导,在科技部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联合基金等重大重点项目上争取有新的突破。积极引导科研团队围绕国家战略和行业需求开展研究,进一步凝练和打造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力争省部级奖项数量再获突破,力争获批省部级平台2个。做好学校现有协同创新中心的绩效评价工作,并谋划新一轮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省部级平台的申报工作。持续加强市级智库建设,进一步发挥战略研究、政策建言功能,提升研究报告等被批示和采纳数量。加强高等研究院归口研究机构的可持续发展建设,提升高水平人才和团队服务学校内涵建设新要求的能力。加强校科学技术协会建设,积极发展融合科技,提升学校服务国家战略的能力。
提高成果转化能力。结合学校学科群发展布局和长宁、松江校区大学科技园的功能定位,进一步完善“众创空间+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业孵化体系。推进大学科技园海宁园区、滁州园区、天长园区建设,集聚高校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科技基础条件平台等研发设施,建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和创新资源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和专业人才队伍建设,逐步在G60科创走廊九城市建立技术转移分中心(工作站)和成果转化技术转移专业化平台,提升学校服务和支撑社会经济发展能力。加强高等研究院归口研究机构的高水平人才及团队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与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协同。
(四)更实举措持续提高办学效益
完善教育经费使用管理。对财务制度全面梳理,建立良好的制度环境。加强财务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全面提升会计核算和预决算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增加拨款,保证教职工工资福利逐年增长。开展预算调整,确保重点项目的支出,引导院系把结算经费统筹用于落实学校战略性发展目标。建立和完善专项资金项目库,加快政府采购等专项资金的启动,强化项目资金监督和管理。定期分析学校财务收支、经费支出结构、预算执行进度、资金使用效益、绩效管理等情况,提高财务预算执行均衡性、预算执行质量和绩效。推进学校重点领域、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部门、关键岗位的审计,联动开展审计整改。
优化国有资产管理机制。加强大型仪器设备共享平台建设,进一步明晰管理职责、细化管理要求、完善运行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办法和大仪购置可行性论证方案。开展大仪共享硬件建设试点,全方位深化大仪设备共享管理,提升大仪设备的综合效益。对全校房屋资源的权属、用途进行排摸、整理,完善学校公用房管理制度;根据教学、科研、行政、出租出借等不同类型房屋资源的特点,建立房屋资源分类管理机制;推进学校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改革,建立公用房有偿使用制度,完善学校资源成本分担机制。建立科学的无形资产管理体系,维护学校合法权益,规范无形资产处置行为,防止无形资产流失,提高无形资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拓宽资金来源渠道。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汇报沟通,为学校开拓更多的资金渠道,争取内涵建设等专项经费。充分拓展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创新校友分支机构的组织联络形式,加强校友联络紧密度,加大活动招募,多渠道筹措捐赠经费。增强基金会资金保值增值意识,在确保资金安全、规范操作的基础上,探索安全投资渠道。加强非学历继续教育,创建品牌培训项目,拓展政、校、企合作的培训市场,开拓专项培训市场;以扬州、滁州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为抓手,拓展与第三方合作的培训市场。
(五)更暖温度保障改善民生增进师生福祉
抓实常态化疫情防控。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格落实中央、市委和市教卫工作党委关于疫情防控各项部署,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坚持思想不松、力量不减,加大防控漏洞再排查、防控重点再加固、防控要求再落实力度,牢牢守住校园疫情防线。做好日常管理和聚集性活动管理,充分发挥“大数据+网格化”作用,做好疫情监测,提升智慧防控能力。做好教室、食堂、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卫生管理,因时因地不断细化防控方案。及时关注师生动态,加强人文关怀,确保师生情绪稳定以及学校各项工作平稳有序。
加强安全保障工作。强化网络与信息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完善网络安全监测预警体系,推进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工作,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保障。加强学校食堂和食品安全监管,完善高校主副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做好学生伙食“保供稳价”工作。强化学校实验室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完善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细化安全管理制度,建立校院两级安全定期检查制度、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危险源管理制度、实验室安全应急制度等程序性制度,加强对实验室基础安全设施的合理规划和配置。夯实治安防范、安全管控、案件协查、交通管理等基础性工作,营造平安校园环境。
加快推进校园建设。做好长宁校区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场地)的功能设计,持续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松江园区建设。按照时间表、路线图推进长宁校区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松江校区行政楼主楼电梯加装改造工程,加强项目的质量、进度、安全、投资管理。加强与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发改委汇报沟通,力争“风雨操场”建设项目下半年立项批复,提前启动“松江校区三期工程”项目立项工作。启动并做好体育场馆大修、第五期“学生公寓回购配套修缮”等项目,开展长宁校区教学楼、图书馆、食堂、学生公寓建筑安全质量检测工作,启动项目修缮设计方案编制、项目入库和出库申报工作。加强后勤现代化建设,建立学校后勤现代化检测和质量评估体系,推进学校节能环保。
切实推进民生建设。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发展理念,进一步畅通日常民主管理渠道,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切实解决师生“急难盼愁”问题。健全信访服务体系,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压实信访工作责任,不断提升师生满意度。深化实施“青马工程”,推进学生组织改革,更好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加强调研并落实民生实事工程,不断提升师生员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各位代表:
新愿景引领新征程,新作为铸就新辉煌。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铆足“比”的劲头、增强“学”的主动、激发“赶”的动力、强化“超”的追求,扎实做好2021年各项工作,为创建一流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贡献更大的力量!以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师生、无愧于使命的新业绩,为“十四五”规划开好局,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100周年献礼!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