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围绕建设“国内一流高水平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精准对接国家的“制造强国”、“交通强国”和“长三角一体化”战略和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布局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2020年以来,学位点布局得到优化,学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品牌学科、高峰学科优势特色更加明显,交叉学科成为新的增长点。
一、学科学位点布局不断优化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设计学、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 1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电子信息、交通运输、艺术等3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以工科为主体,艺术、管理与工科相互支撑,不断交叉形成新的学科领域。2020年申报的机械、材料与化工、资源与环境、MBA、MPA等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已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的评审公示。
二、学科整体实力不断增强
学科建设的科学谋划、制度保障、经费支持等多方面因素,促使学校学科水平稳步提升,成果卓著。一流学科培育与建设计划取得成效,优势学科的特色方向取得重要学科成果,为学校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提供了重要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学科夯实基础,学科水平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ESI学科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标志性的重大重点科研项目:首次获批国家科技创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1项;获批民航联合基金重点项目1项,交通装备领域在研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达到2项(高铁联合基金1项);获批国家自科基金58项,面上项目20项;新增100万以上的重要横向项目24项。
重要的科研成果及转化:突破上海市一等奖,共获得上海市科技三大奖6项,含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含参与4项)。1项成果经市场公开挂牌、专利成果作价投资2700万。2020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135项,成果转化合同金额2755万。
学科平台快速增加:新增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前沿研究院1个。
学科影响力不断扩大:工程学、材料科学挺进ESI全球前1%学科,ESI高被引论文达到31篇(新增16篇);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前30%的学科1个,进入前50%的学科3个。
学校排名不断提升:2021年在软科综合性大学排行榜列第207位、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排名列第194位、在武书连大学排行榜列第243位。
三、高峰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
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聚焦汽车、航空航天、高附加值船舶、高铁和能源及核能工业等领域的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技术研究,已集聚了一批以国家级人才计划专家等领衔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团队,围绕智能制造产业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难题开展科学研究。成功全职引进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陆敏教授,打造了高能束增材制造技术研究团队,完成上海市科委 “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基础研究领域“面向复杂精细结构的金属增材制造”项目,在高能束增材制造与凝固过程控制技术获得重大突破;与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国发动力606所)、上海康速金属材料有限公司等开展重要合作,与上海飞制造有限公司联合成功解决了大飞机结构轻量化的初步应用研究难题,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有限公司联合研发重要装备成功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此外,材料与构件可靠性评价获行业认可,实验室通过CNAS、CMA双认证。据中国工程科技知识中心制造业分中心统计数据显示:基于CNKI数据库,国内研究机构焊接学科发表论文引用数排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焊接学科排名全国第9位;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焊接学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和青年基金项目总数全国排名第11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入选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45%。
作为上海市设计学IV类高峰学科协同院校,上海工程技术大学设计学科主动适应《中国制造2025》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面向大交通产品及其系统设计、互联网+服务设计、城市品牌与文化设计三个发展方向,建立以智能可持续包装设计和上海现代展陈交互设计的学科特色优势,搭建了理论研究与设计实践的互通平台,对创新研究、产业推进、人才孵化、成果转化等方面起到了引领作用。
四、品牌学科优势特色逐步凸显
机械工程学科实力强劲、基础雄厚:拥有国家级人才6人、博导12人,拥有特种机器人技术及系统、汽车振动噪声测控、新能源汽车动力与节能技术等16个创新团队;主持国家级项目40余项(含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获省部级科技奖12项包括,新获批上海市大型构件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省部级学科平台达到7个,入选2020年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65位(位居前30%)。
学科科研成果卓著:聚焦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新能源汽车等交通装备制造领域,致力于高端交通装备制造关键技术方面研发。学科带头人圣小珍在高速高频轮轨作用机理与移动声源辐射理论取得重要突破,2020年再次入选“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打破国外垄断研制了国际最高标准的首台飞行模拟机,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王岩松教授团队解决了新能源汽车声品质主动控制及测试难题,相关成果应用于汽车行业龙头企业,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二等奖等。王安斌教授领衔研发轨道高性能减振道床系统关键技术取得重要应用,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社会服务贡献表现优异:与上汽集团、中国商飞等大型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建立G60科创走廊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研究院、扬州汽车产业研究院等科创平台,以及中电科机器人有限公司等10余个研究生培养基地,组建国家级人才引领的特种机器人、新能源汽车等科研团队,依托省部级专业技术平台服务长三角地区700余家中小科技型企业。
五、学科交叉融合成为新的增长点
为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学校鼓励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交叉与融合,对传统优势学科进行升级再造,不断发展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构筑起独具特色的应用型学科交叉融合生态系统,在航空航天人机与环境工程、信息安全与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天然源(农药)化学工程、航空飞行器智能制造及健康监测等11个交叉学科领域取得进展:数字视频关键技术及产业化;成立人工智能产业研究院、5G+人工智能应用联合创新实验室,建成启用全国首个5G高校;建设以中国工程院院士领衔的药物智能制剂与智能制造研究中心,获批上海药物制剂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航空复合材料智能加工关键技术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