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科建设进展(2018-2019年度)

发布者:发布时间:2019-10-14浏览次数:376

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高校是上海市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举措。加快建设国内一流应用型高校将更好地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促进上海高校分类发展,形成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内涵发展的良好生态,引导和支持一批地方应用型高校明确办学定位,聚焦重点行业领域,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和水平。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作为一所与我国改革开放同步前行的地方应用型高校,40年来始终紧贴现代产业发展需求,学科群专业群对接产业链技术链,与行业企业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依托产学研战略联盟,打造了交通运输、先进制造、创意设计等特色学科专业群,为上海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提供了丰硕的技术创新成果和知识服务。当前按照上海高校分类管理和建设高水平地方高校的战略部署和要求,学校进一步明确应用技术型高校的办学定位,重点聚焦“交通运输”行业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努力创建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

为全面实现学校“十三五”规划目标,推进学校从“教学型大学”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转型发展,进一步优化学科发展布局,提升学科建设水平,校党委于2018226日正式发文成立学科办(沪工程委(20185号文)。

一、学校整体学科实力得到增强

学校在学科建设、科研项目、科研平台、高水平论文、人才计划、人才计划、授权专利、科研奖项、产学研联盟、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等方面形成了积淀,“材料科学与工程”获批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设计学”获批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从2009年到2018年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68项;从20122017年,我校被SCI检索的论文数总数为692篇,其中一区论文22篇;ESI高被引论文2篇;2011年至2018年,我校共获批科技类人才项目33项;累计授权专利共计4209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1321项;自2012年至今共获理工类省部级科技成果奖项28项。

学校确立学科建设为龙头的发展战略,对接中国制造2025”等重大国家战略,布局学科建设的重点领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学校共建有5个上海市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3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培育学科;在科技创新平台方面,拥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拥有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上海市研发公共服务平台、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等12个省部级学科科研平台。

发挥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优势,实施走出校园促发展,宏观上与近50家地方政府、企业集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全面推进与上海地区和长江经济带的相关地区的全面战略合作;中观上,加强载体建设,形成合作机制;微观上,各学院、部门积极落实政产学研用合作的各项具体工作。

学校技术转移中心成立于20138月,承担学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职能部门,负责科研成果、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管理。2017年首批列入上海市技术转移服务机构示范单位建设。积极推进职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根据有关法律要求,完善相关制度,落实相关激励政策;优化科技成果转化流程,激发科技人员创新活力;加强组织领导,健全技术转移体系,强化责任落实。在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方面形成了完整的体系2018年在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方面探索了专利申请权转让、专利拍卖定价、专利作价投资等模式,近几年我校知识产权转移转化数量和转化金额均保持上升态势。近十年专利转让许可40项,金额约500万元;首次实施知识产权作价入股,职务科技成果作价投资1500万,成立科技型公司。

学校成立高等研究院,整合校内外产学研协同创新资源,形成高峰学科建设、高端人才及队伍建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科研改革政策的特区;以高端人才领衔,建立人才-团队-基地一体化的运行模式,实施个性化的聘任机制,建立新型的薪酬制度,配备一定规模的科研经费,改革科研评价与考核方式,引导高质量的成果转化模式,逐步建成具有优势实力和明显特色的科技创新团队。

二、高峰学科建设顺利推进

“材料科学与工程”Ⅲ类高峰学科将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作为核心学科方向,以国家及上海市高端智能化制造领域重大需求为牵引,立足上海,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瞄准国家和地区重大战略需求,聚焦现代工业领域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技术研究,以提升学科水平、争取国际学术制高点为目标,提升学科科研/教学创新和人才培养能力,集聚了一批高层次创新人才,稳步推进学科前沿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化合作。在高能束智能加工、精密成形及微纳制造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关键技术突破,主动对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高附加值舰船、核工业等领域,围绕高能束智能加工技术及理论、精密成形工艺及绿色制造、微纳制造以及高能束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

在高水平人才培养及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坚持以引进和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为重点,以提升创新能力为核心,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建设,引领学科发展、增强科研能力、提升学科人才培养水平。针对不同学科方向,创建了多支科研创新团队,各团队由学术带头人引领学术骨干开展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各团队成员年龄结构、科研方向以及学缘结构合理,形成互补和梯队特征。科研创新团队的建立为本学科的长期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使学科的人才能够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逐步建立与研究基地相适应的人才高地。引进国家首批“万人计划”专家王国中教授,“双师型”科研人才刘红兵副教授等,并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优秀博士11名;鲁娜教授获得校“志宏计划”,刘红兵副教授获得校“腾飞计划”。

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方面,以“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 为核心学科方向,以国家及上海市高端智能化制造领域重大需求为牵引,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区域。主动对接航空航天、汽车工业、轨道交通及高速铁路、高附加值舰船、核工业等领域,围绕高能束智能加工技术及理论、精密成形工艺及绿色制造、微纳制造以及高能束增材制造等关键技术开展科学研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航天科技基金、国防预研基金以及企业合作技术开发项目等的支持下,重点开展了激光焊接冶金行为及其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并将激光高梯度能场和特殊能场进行复合,大幅度提高焊接效率或提高某些材料激光焊接接头质量等。本年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5项;作为主要参与单位获批国家工信部2018年绿色制造系统集成项目“先进涡轮发动机热端部件绿色关键工艺系统集成”;获中央军委国防科技创新特区项目合作项目1项;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35项。申请及授权发明专利10余项,发表SCI学术论文30余篇。

以国家及上海市高端智能化制造领域重大需求为牵引,立足上海,积极践行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与新疆自治区克拉玛依市签订了《上海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疆分中心共建协议》,双方还共同成立了“上海市激光先进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新疆分中心”。 双方合作的《激光智能焊接及表面改性关键技术在石油装备领域的应用研究及示范》项目列入克市2018年科技重大专项和科技惠民项目计划。

在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已与英国伦敦大学、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法国国家科研中心(CNRS)、巴黎中央理工大学、德国弗朗霍夫激光研究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李文尧副教授与英国伦敦大学Ivan P. Parkin教授等合作,在新型的混合储能系统-可充电碱性电池(RABs)微纳制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影响因子为13.325的国际顶级权威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杂志上,且入选该杂志Back Cover

三、积极推动校级一流学科建设工作

为深入贯彻执行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精神,积极响应国家和上海市双一流大学的建设,对接中国制造2025”和上海建设全球有影响力的科创中心等战略,有效提升我校学科建设水平,助推学校转型发展,制订《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关于一流学科培育与建设的若干意见》(沪工程科(201729号)。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建设、重点突破、目标管理的原则,以博士学位点建设为核心,以学科方向和团队建设为引领,以学科基地和平台为重点,以高水平的重大(重点)项目为纽带,坚持扶特扶强,重点支持,优先发展理念,在若干优势特色学科取得突破,打造一批上海市一流并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学科,带动学科整体实力的提升,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和博士学位授权点建设提供重要支撑。总体目标是以一流学科为目标,对标一级学科博士点建设要求,巩固优势特色学科的实力、激发新兴交叉学科的活力、挖掘薄弱学科的潜力,到2026年,力争使2-3个学科迈入国内一流行列,若干学科在上海市领先,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基本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流学科建设入选名单如下:

1.入选A类计划(8个)


序号

项目名称(二级学科)

所属一级学科

依托学院

负责人

1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机械工程

机械工程学院

杭鲁滨

2

车辆工程

机械工程

汽车工程学院

王岩松/陈浩

3

机器人

机械工程

汽车工程学院

张丹/崔国华

4

机械电子工程

机械工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陈少棠/方志军

5

企业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胡斌

6

旅游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史健勇

7

技术经济与管理

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刘升

8

会计学

工商管理

管理学院

曹海敏

2.入选B类计划(12个)

序号

项目名称(二级学科)

所属一级学科

依托学院

负责人

1

材料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李军

2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科学与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龚红英

3

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

机械工程

材料工程学院

杨尚磊

4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纺织科学与工程

服装学院

沈勇

5

制药与精细化工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陆杰/尹小英

6

应用化学

化学工程与技术

化学化工学院

王锦成

7

道路与铁道工程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王安斌

8

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交通运输工程

城市轨道交通学院

柴晓冬

9

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

控制科学与工程

电子电气工程学院

方志军

10

超大城市社会治理

公共管理

社会科学学院

刘志欣

11

社会保障

公共管理

社会科学学院

张健明/沈勤

12

工业设计

设计学

艺术设计学院

高瞩

 

四、获批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技术创新平台

为了服务“中国制造2025”,服务上海市“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学校始终坚持学科专业群对接产业链,充分整合在交通运输领域多年积淀的优势,重点发展“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学校申请并获批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技术创新平台,面向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社会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聚焦交通运输工程的汽车、轨道交通和民用航空等三大领域,在已有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等平台建设基础上,加强内涵建设,积聚资源,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建设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服务社会为一体的创新研发服务平台,以支撑交通运输工程类核心专业建设,成为交通运输领域高水平实践性复合型人才培养基地;着力加强科技研发,建设成为对接国家战略、攻克行业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的示范性研发基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建设成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孵化基地;加强标准化建设,建设成为具有服务资质的对外检测服务基地。适应上海及长三角地区交通运输工程领域的实际需求,打造5个技术创新平台。在轨道交通安全检测、汽车制造测试控制、航空飞行器安全检测这三个领域分别建设“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和“航空大部件智能检测平台”,为上述三个领域提供技术支撑的,建设“面向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机器人智能协作与健康评估试验平台”和“面向现代交通装备的智能制造平台”。

轨道交通安全技术中心依托交通运输工程一级学科,支撑车辆工程、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交通运输管理和铁道工程四大专业的轨道交通专业群的深化建设与长远发展,聚焦以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为指向的设施设备安全设计、状态检测、故障预警诊断及关键岗位安全测评等领域。建设成集轨道交通检测装备新技术、新产品,安全评估与管理新规范、新标准为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形成轨道交通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和科技成果转化重要基地,形成轨道交通运营维保专业人才培养基地。

新能源汽车振动噪声测试与控制专业技术服务平台以车辆工程、机械工程学科及专业建设为基础,面向上海汽车产业行业发展技术需求,围绕制约新能源汽车NVH性能的主要科学问题和技术瓶颈,建立新能源汽车噪声声品质智能评价方法和体系,通过人耳听觉感知和心理声学主观评价特征,研究新型声学超材料结构、机理及工程应用基础理论,开发一系列新的评价方法和系统,解决包括声学包设计、非规则空间振动噪声源定位技术、高速非稳态振动噪声主动控制技术以及多场耦合下声场重构等的共性技术问题,突破传统振动噪声评价和控制技术瓶颈。科研反哺教学,开展课程改革,为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培养既具有扎实NVH基础理论,又具有丰富的NVH工程实践经验的未来工程师。

航空大部件智能检测平台聚焦在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应用、飞行器制造工程等学科的交叉领域,重点开展智能感知与控制、无人机定位、大数据三大研究方向,包括海量数据计算及存储模块、高精度无损采集模块、无人机定位与导航模块、高精度工业检测模块、大型设备表面三维重建与仿真模块、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习实训模块等。将其应用于航空大部件产品的检测与维护,加强计算机、自动化、电子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专业建设,提升人才队伍水平、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对外技术服务能力。

面向交通装备制造业的机器人智能协作与健康评估试验平台聚焦交通运输工程(载运工具与运用工程)、机械工程的交叉领域,重点面向现代交通装备的智能制造过程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其中包括:大数据驱动智能产线精密加工和产品装配过程质量检测、监控与优化方法、现代交通装备在需求/设计/试验/运维等阶段的全系统多学科协同建模与仿真、面向交通装备行业典型制造和检测过程的智能工厂单元知识库、数据库,建立生产过程数字化双胞胎过程。全面推动面向智能制造领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服务能力建设的工作。为长三角地区乃至全国现代交通装备制造行业及其相关产品的数字化设计、先进制造、质量检测提升与运营维护等提供全生命周期技术支撑。

面向现代交通装备的智能制造平台聚焦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载运工具运用工程学科的交叉领域,重点面向汽车、轨道车辆、航空飞行器及其零部件的焊接、装配、打磨抛光、质量检测等环节,开展机器人多机协同与智能控制、健康评估与故障诊断关键技术研究,建立典型服役环境下的机器人智能协作与健康评估试验平台,解决交通装备智能制造面临的机器人应用技术型人才短缺及关键技术瓶颈等现实需求。支撑学校车辆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及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等学科专业群建设,培养专门从事交通装备智能制造、机器人系统集成、感知与控制、协同作业与健康诊断方面的应用技术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