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全面推进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进一步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关键时期。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和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适应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要求,根据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的部署要求,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一、 “十二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二五”期间,学校抓住发展机遇,强化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了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办学水平、教育质量、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到“十二五”末,学校全日制在校生总数达到20241人(其中研究生1556人,本科生16425人,专科生2156人,留学生104人),招生范围扩大到全国30个省市,外地生源比例超过60%。学位授予率保持在92%以上,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五年内学校为社会共输送22515名本专科毕业生、832名研究生,比“十一五”末增加了45%,培养了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奉献精神和创新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工程应用型人才,进一步提升了“工程大”教育品牌优势,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一)秉持办学理念,确立了中长期定位发展目标
“十二五”期间,学校在传承与贯彻“明确一个目标、实施两项创新、遵循三大规律、坚持四个主动纳入、树立五种精神”的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了“八个坚持”,制定了“三步走”战略,确立了中长期定位发展目标。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依托产业办学,服务经济发展”的办学宗旨;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和“产学合作,工学交替”的办学特色;坚持“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办学模式;坚持“为了每一个学生的终身发展”的育人理念;坚持“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大格局之中,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海外,促进学校可持续发展和特色发展”的发展理念;坚持“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坚持“勤业惟诚,厚学致用”的价值取向。
学校制定并实施了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三步走”发展战略。第一步,到2015年,初步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办学特色更加鲜明,学科专业布局更加紧密对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学科专业结构更加合理,产学研战略联盟进一步拓展,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形成较强影响力。第二步,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办学特色更加显著,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形成较强的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产学研战略联盟不断巩固,办学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前列。第三步,到2028年(建校50周年),建成具有较强综合竞争力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形成深度合作的产学研战略联盟,优势学科专业跻身国内先进行列,办学特色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形成广泛的影响力,办学整体水平处于全国同类高校领先位置。
(二)升级三协同模式,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十二五”期间,学校凝练并升级了“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办学模式,进一步彰显了学校的办学特色。
升级“协同育人”。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深化校企合作,产学合作教育逐步实现由“工学交替”向“工学交融”转变。产学合作教育人数规模稳步扩大,每年超过9000名学生参与产学合作教育,覆盖13个学院、64个专业,国内产学合作教育基地总数达779家。大学生创业教育取得丰硕成果,大学科技园被认定为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及首批“上海市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和社会认可度进—步提升,就业率始终维持在98%以上,在全市同类高校中名列前茅。
升级“协同办学”。学校拓展了长三角地区的区校合作和校企合作,并进一步拓展了包括联合培养博士生在内的国际联合办学。学校先后同上海市长宁区、宝山区、松江区人民政府,浙江省海宁市人民政府,江苏省靖江市人民政府,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交运(集团)公司,上海航空有限公司,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上海申通地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移动上海公司等签订或续签产学研战略联盟协议。与韩国蔚山大学合作成立了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基地,高层次人才培养跨上了一个新台阶。
升级“协同创新”。“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成为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成为上海市高校知识服务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成立了海宁分园,园区11家企业获得国家创新基金项目。技术转移中心被列为上海市专利工作试点事业单位。学校初步形成了科研创新和技术转移的“双轮驱动”体系。
(三)强化学科建设,提升了科技创新能力与水平
“十二五”期间,学校的重点学科和学位点建设成效卓著。2015年“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获批上海市高峰学科。研究生学位点由“十一五”期间的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发展到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二级学科学术型硕士点增加到22个,获批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实现了研究生教育类型的多样化。
大力实施科研基地建设。获批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基地、上海市人文艺术创新工作室、上海市软科学研究基地、上海服装创意设计与数字化技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科研基地。“上海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会展艺术与技术创新中心”通过验收。“高能束智能制造技术与装备研究中心”和“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保障检测技术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建设计划,并被批准为上海高校知识服务平台。
国家级科研项目和高水平论文及学术专著数明显增长。“十二五”期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3项,获得省部级项目296项。共发表SCIE、EI、CPCI-S收录论文1056篇,出版学术专著(含编著)96部,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1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27项。
(四)推行完全学分制,深化了教育教学改革
学校对接上海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交通运输业和创意设计产业,共新增本、专科专业6个,拓展专业方向2个。至2015年,学校共有本科专业(含方向)67个、专科专业(含方向)21个。开展并完成了对全校本科专业的自主评估。
实施了完全学分制改革,修订了各专业培养计划,确定了8个专业大类平台。通过优化基础课程体系,构建了关联专业平台内适度贯通的课程架构,本科生培养计划总学分由195降到160,较大幅度地丰富了第二课堂资源,为学生自主学习和特长发展创造了空间,为学生平台内转专业、辅修和跨学科选修等个性化学习需求创造了条件。
“十二五”期间,开展教学建设项目764个,建成市级精品课程14门,校级精品课程105门。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17项、上海市级优秀教材奖27项。实行专业综合改革试点3个、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个,获批上海市本科重点教改项目16项、重点课程建设项目31项、示范性全英语项目8项。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43项。“民航飞行与运营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获批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坚持德育为先,育人为本,打造了“知行大课堂”“广富林计划”“劳模精神进校园”“预就业工程”“校内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研究生导师下午茶”等特色品牌。成立了易班发展中心,开展基于易班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智慧园区”建设。成立了学生工作委员会,初步形成全员育人格局。连续4年有学生荣获“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连续3年有辅导员荣获上海和全国“辅导员年度人物”荣誉称号。探索建立了辅导员与全程导师协同育人工作室,构建了辅导员队伍与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合作育人机制。
(五)试行教学激励计划,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实施了“人才强校”战略,师资队伍规模稳步增长,师资结构不断优化,师资队伍建设水平显著提升。至“十二五”末,专任教师总数达1200人,师资队伍的博士率达40%,“双师型”教师比例稳定在60%左右。
学校被列为上海市地方高校实施“骨干教师教学团队激励计划”试点,通过实施全程导师制、教师弹性坐班制、坐班答疑制和自习辅导制,强化了教师对学生的辅导和指导,建立了新型师生关系,推进了学风建设,学生培养质量和学校办学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采取了“引进和培养并重,使用和提升并举”的师资队伍建设策略,深化了中青年教师“四级人才梯队”建设,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学科专业一体化建设工作,跟踪培养了一批具有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的青年骨干队伍。打造了“青年教师培养培训平台”,资助青年教师赴“985”和“211”高校攻读博士学位或担任访问学者,优化了学缘和学历结构,提高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实践、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及国际交流能力。
探索了“学科带头人+创新团队+平台+项目”的运作模式,从资源与政策等方面对高层次人才进行大力扶持与培养,造就了一批学风严谨、善带队伍的领军人才,重点支持了一批已有良好基础,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吻合的面向企业重大需求和共性技术问题的科技创新团队。
(六)实施卓越工程计划,打造了工程教育品牌
学校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高校之一,先后有2个研究生专业、8个本科专业及10个专业方向参与试点。依据国家和行业标准,制定了“3+1”方案(3年学校学习+1年企业学习)。依托我校产学合作办学优势,开展校企联合培养,完善了“工学交替、产学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2014年,我校“卓越计划”年度进展报告入选全国十大典型案例。
在强化工程教育的同时,积极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邀请专家进行专业认证培训,组织车辆工程、制药工程、交通运输等本科专业申请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促进工程教育质量的提高,增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对于产业发展的适应性。
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在国内和国际各类竞赛中不断创造新成绩。我校参赛队荣获2015年第36届世界头脑奥林匹克竞赛大学组亚军。近五年内,我校在大学生学科竞赛中共获得全国一等奖15项、二等奖64项、三等奖54项,其中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20项;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1项;全国大学生综合工程能力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飞思卡尔”杯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获得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得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10项等。我校研究生在包括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国家级赛事中取得全国一等奖3项、二等奖58项、三等奖79项。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提高了我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彰显了我校的办学水平。
(七)坚持国际化战略,扩大了国际交流与合作
国际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丰富,布局更加合理,交流更加频繁。至“十二五”末,学校已与20多个国家的60余所高等院校或企业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签订长期合作交流协议70多项。重点开拓了与海外合作院校的联合培养项目,签订本科生和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10多项。6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教育项目通过教育部合格评估和中外合作项目认证。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达到11个,在本市高校中名列前茅。
教师对外学术交流活动更加活跃,学术交流成果丰硕。共计350多批次、1000余名教师和管理人员出国或出境学习和学术交流,学到了世界前沿的科学技术与管理,培养了一支具有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国际化师资队伍。
外籍教师队伍不断壮大。共聘请10多个国家的长短期外籍教师450余人次,引进上海市海外名师10人次,有5名外籍教师获上海市“白玉兰荣誉奖”和“白玉兰纪念奖”;获批上海市引进国外技术、管理人才的引智项目共计8项。
学生海外学习交流渠道不断丰富,规模和层次不断提升。开拓了海外学习交流项目近60多项,选送2100多名学生赴海外合作学校学习,开展学分互认、毕业设计、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文化交流或国际产学研合作项目,近700名学生实现了赴海外学习交流的梦想,海外交流规模比“十一五”期间翻了一番。
留学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港澳台学生教育稳步发展,校园国际化氛围日渐浓郁。留学生(包括语言生)规模从239人发展到近千人,生源从10余个国家增加到50余个国家。留学生教育从语言生、合作院校交换生,发展到学历教育本科生、硕士生。重视国际化课程开发,初步构建起国际化教育课程体系,营造了多元文化融合的校园氛围。
(八)重视大学文化建设,营造了和谐美丽校园
学校凝练了“勤业惟诚,厚学致用”的价值取向,与“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精神相得益彰,构成了“工程大人”的共同理想。建立了校史馆,使其成为宣传学校、展示成就的窗口和校史教育的载体,进一步弘扬了工程大人“只争朝夕、敢为人先、求真务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大学精神。2015年学校蝉联上海市文明单位。
依托博雅讲堂、博学论坛、工程大青年论、程曦讲坛、“稷下”研究生学术节、导师下午茶、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等文化平台,推出了一系列品位高、受益面广、师生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大学文化建设硕果累累。获得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项目优秀成果”2项。学校承办的上海市大学生公益广告大赛和上海市大学生诗歌大赛等活动获得良好社会反响。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教育报、解放日报、上海教育电视台等媒体多次编发我校报道,学校美誉度和影响力明显提升。
(九)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健全了公共服务体系
完善教育经费保障体系,办学资金投入结构进一步优化。学校筹资能力进一步增强,自筹收入成为学校教育经费的重要补充。资金投入充分体现了“教学优先,学生为本”的理念,教学经费保持逐年递增,其增长率高于学校经费的平均增长水平,生均事业支出达万元。学校切实加强了财务审计监督,在规范财务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成效显著。
学校资产增长快速,到“十二五”末,总资产达19.04亿元,其中教学实验设备资产达5.09亿元,比“十一五”增长32%。生均教学实验设备达到2.81万元。启动了实验室综合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与校企深度合作建立联合实验室平台,积极探索实验室开放与共享,加强了大型精密仪器设备的共享使用,提高了设备利用率,更好地为教学和科研提供服务。
“十二五”期间,利用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专项资金和上海市“085内涵建设”专项资金、以及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建设资金,建设了一批有特色的实验室。建立健全了实验室管理体制和机制,积极开展了实验室文化建设,营造了实验室特定的文化环境与氛围。
加强了信息化校园的基础建设,构建了可高效利用的网络基础服务平台,推进了校园数据的整合与共享,开展了人事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生工作管理系统、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等共享数据库建设,建设了统一身份认证的信息门户平台、业务管理平台和移动校园平台。推进了校园网内网建设,初步打造了信息交流、信息共享、教学互动、网上办公、在线服务平台,提高了校园内部管理服务信息的集成化服务水平。
学校图书馆建设不断加强,数字资源比例逐年扩大,先后引入质量高、专业性强的Science Direct,IEL,Web of Science,SciFinder等数据库,以满足广大师生的科研与教学需求。学校文献档案资源日益丰富,创新服务不断增强。文献资源经费投入从500万元增长到765万元,增长率为53%;档案馆依法完善了档案规章制度体系,在上海市教委、市档案局的检查中获得优秀等级。
“十二五”期间,在松江校区建成了1.8万平方米的“航飞大楼”,成功申报获批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的松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通过对松江校区路灯、教学楼和图书馆日光灯、空调等节电改造,为学校节省电费支出33.7万元。通过卫生设备节水改造,平均节水效率达25%,学校被评为“上海市节约用水示范学校”。
(十)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夯实了依法治校基础
学校成为上海市现代大学制度建设首批试点高校之一,《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章程》于2015年初通过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核准并向社会公布,标志着学校现代大学制度建设进入到有法可依的发展阶段。通过制度化设计,完善了“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内部治理结构体系,构建了“自主发展、自我约束、自我规范”的体制机制,为进一步提高教育质量,规范办学行为,维护师生合法权益等起到积极作用。
经过“十二五”时期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和办学特色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高度称赞。以“产学合作、工学交替”和“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为主特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特色化办学模式在我国高等教育界产生广泛的积极影响。
“十二五”时期,学校之所以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主要原因是得益于我国高等教育大发展所提供的历史机遇,得益于中共上海市委、市人民政府、市教卫党委和市教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大力支持,得益于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与无私奉献。
二、 “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机遇与挑战
“十三五”时期是学校建设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关键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新的重大历史机遇。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国家发展战略新布局与上海发展目标新定位形成历史性对接;以“四个全面”为统领,国家将重点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上海将打造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在新的历史时期,把学校发展主动纳入国家和上海发展战略之中,坚持“依托产业办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和“协同育人、协同办学、协同创新”的“三协同”办学模式,使学校改革与发展处于更加有利的外部环境,获得更多的外部资源和社会支持,并进一步激发学校锐意改革,不断进取的活力。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机遇、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对学校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当前学校处于创新驱动、快速发展的新的历史阶段,在发展过程中尚存在着三大瓶颈,即具有领军才能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和能够解决行业重大技术难题的高层次人才数量不足;顺应和支撑现代高等工程教育体系要求的高水平师资力量不足;与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目标相适应的办学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不足。这些瓶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校在新平台上发生新跃迁和新跨越。
(二)使命与任务
“十三五”期间,学校将围绕国家和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根据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紧紧抓住历史机遇,直面新的挑战,坚持“学科链专业链对接产业链”,并进一步对接创新链和技术链,坚持走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深化学校综合改革,突破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约束,在传承中求创新,在创新中求发展,不断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扎实推进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进程。
在人才培养方面,要坚持立德树人,育人为本,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应用型高等工程教育体系。以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教育部专业认证和国际专业认证为抓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在科技创新方面,要主动对接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战略,抓住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契机,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和专业博士学位点建设为突破口,切实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学校科技创新实力和竞争力。
在社会服务方面,以区校合作、校企合作及“三区联动”为纽带,构建更广泛更灵活的“政产学研用合作”平台(包括协同中心、新型智库等),将学校的知识服务覆盖上海,辐射长三角,并对口支援我国西部部分地区。
三、 “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总体战略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紧紧围绕学校到2020年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总体目标,主动适应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积极对接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和人才成长规律,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依据学校章程,建立健全现代大学制度和学校内部治理体系,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特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积极为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智力支持和文化引领。
(二)发展理念
学校将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德为先、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遵循“一个目标,两个融入,三个工程,四个力度”的发展方略,即瞄准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这一目标;主动把学校改革发展融入到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之中,融入到国家和上海高等教育发展的大格局之中;积极实施高素质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协同创新学科发展工程、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以破解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为突破口,坚持改革创新、攻坚克难,切实增强办学综合实力,激发办学活力,提升创新能力,扩大社会影响力。依托行业,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海外,汲取和利用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传承中锐意创新,在协同中联动发展,促进学校的特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增进教职员工的归属感、获得感、成就感和幸福感。
(三)发展定位
“十三五”期间,学校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定位,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培养熟悉国际规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综合能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四)发展目标
1.总体发展目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总体目标是: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科技创新和知识服务实力显著增强,国际化和信息化水平明显提升,办学规模、结构、质量、特色与效益协调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的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建成国内同类一流、国际广泛认可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2.具体发展目标
(1)人才培养目标
形成具有工程特色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系,使人才培养层次、类型、规模和规格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匹配。提升专业布局与学科发展的协调度。深化“完全学分制”改革,创新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满足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和潜能充分激发的需要。完善与国际专业认证相衔接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创新能力、工程实践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显著增强,为国家培养更多熟悉国际规则,具有社会责任感,具备综合能力,拥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奉献精神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2)科技创新目标
对接和聚焦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进学科专业结构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形成具有工程大特色的学科生态。建成若干个高水平重点学科(如上海市高峰学科、高原学科等)和一批高质量特色专业。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学科建设水平,以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3)社会服务目标
主动融入国家和上海地区发展战略,紧紧围绕上海创建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坚持学科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专业建设与行业发展对接,巩固和扩大政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为全国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知识服务,不断增强学校主动服务地区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4)文化传承创新目标
积极发挥文化育人作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思想观念。将智慧校园建设与文化校园建设紧密结合,营造具有学术氛围浓郁、文化包容兼蓄、充满创新活力的大学文化。利用学校作为文化高地的资源优势和社会影响力,寻求多种渠道将新文化、新知识向社会传播和辐射,实现对地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3.主要发展指标
(1)办学规模指标
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优化本专科教育结构,扩大研究生教育规模。到2020年,全日制在校生总数将达到22950名,其中,本科生17100名,专科生2100名,硕士研究生3525名,博士研究生25名,海外留学生200名。非全日制继续教育在校生数达到6160名。拥有本科专业72个,专科专业22个。拥有7~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点,32~3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十三五”期间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研本比超过0.2,生师比控制在16左右。
(2)培养质量指标
通过深化教学改革,强化教学质量工程建设,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20年,教育质量在国内同类高校中处于领先水平。毕业数就业率维持在98%左右,专业评估通过率达到100%。获得教育部专业认证数2~3个,获得国际专业认证数达到1~2个。
大力推进精品视频课程建设。到2020年,力争建成国家级精品视频课程公开课/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门数2~3门;建成上海市级精品课程和MOOC课程15~20门,建设全外语课程200门。力争建设全外文教学专业5个。
鼓励出版一批优秀教材或特色教材。到2020年,出版优质教材300本。获省市以上优秀教材奖16~20项。
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设。到2020年,新增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学科竞赛奖励22~24项。
“十三五”期间,学校要努力获得省部级及以上教学成果奖10~15项。争取获得上海市优秀硕士学位论文10~15篇,建成50个研究生产学研联合培养基地。研究生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及作品600篇,获省部级及以上竞赛奖100~120项,中外联合培养研究生或学分互认等国际交流项目达到30~40项。
(3)科技创新指标
“十三五”期间,学校科技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社会服务功能持续增强。
建成省部级重点学科10~15个,其中高峰学科3~4个,高原学科2~3个。新增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含合作建设)。
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0项,并力争在国家重大项目上实现零的突破。五年内科研项目总经费达到12亿元,其中,基础科研经费1.5~2亿元。
发表一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ESI论文2~5篇,国内外顶级期刊论文数50~60篇,SCI、EI、CPCI-S收录论文1700~1800篇;SCIE、SSCI、A&HCI收录论文1000篇,CSSCI收录论文150篇,发表学术论文总数达到7000~8000篇。
出版学术专著150~200部。力争获得国家级科技成果奖2~4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50项。获得授权发明专利350~400项,申请国际专利授权25~30项。举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或学术论坛10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作主旨报告10次。
(4)师资队伍建设指标
大力培养、引进高水平的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建设一批高水平科研团队和教学团队,促进师资队伍整体水平显著提高。
“十三五”时期,要实现新增国家级人才(杰青、长江学者等)6名;新增省部级人才20~35名,其中,新增上海市领军人才1~2名,新增“千人计划”入选者2~3名,新增东方学者3~4名;引进海外名师10人次。
进一步扩大师资规模,优化队伍结构。到2020年,专任教师数达到1500名,外聘兼职教师数350名,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任教师达到65%以上,具有“双师型”教师比例稳定在60%左右,具有海外学习或工作背景的教师比例达到30%。
(5)文化建设指标
努力营造楷模育人、环境育人和制度育人的文化育人氛围,切实提高大学文化对师生员工的影响力与感召力,形成良好的学风、教风、校风。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题,体现“勤奋、求是、创新、奉献”校训精神。打造“博学讲坛”等讲座品牌,每年推出10场高水平的科学、人文、成才和艺术等方面的专题报告。提高网络文化的育人功能,加强腾飞新闻网、精神文明网和易班网站建设,争取达到同类高校领先水平。
发挥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的示范引导作用。树立师德楷模,评选和表彰“教学名师”“工程大优秀学子”“十佳好人好事”和“精神文明建设特色项目”等。开展校内文明单位的评选活动,引领文明单位创建上水平、上层次。
设立反映师生在学术、学风、艺术和实践方面的创新成果的文化走廊和特色鲜明的学院文化专栏。发挥校史馆在师生爱校荣校方面的教育功能。增设若干反映我校特色的雕塑。建立专业展示厅,办好富有特色的、吸引师生的各类展示活动。
构建现代大学制度,形成民主办学的体制和机制,提高各种规章制度的科学化与规范化水平,增强师生员工遵守各项制度的意识。构筑体现崇尚科学、追求真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尊重人才的学术环境,形成良好的创新文化氛围。
(6)基础建设指标
到2020年,校舍总建筑面积将达到76.54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用房和实验室建筑面积34.24万平方米,学生宿舍建筑面积25.57万平方米。“十三五”期间将新增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不包括已批准的松江校区二期建筑面积9.15万平方米)。
不断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开展校园无线网二期、三期建设,建成高速率、广覆盖、易管理的安全校园无线网络。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满足校园无线网的流量增加需求,到2020年,校园网络出口总带宽达到4G,校园无线网覆盖率达到100%;信息数据共享存储空间达到80T;基本建成智慧化校园环境,使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市属高校前列。
到2020年图书馆藏书达到216万册,实现生均80册。加强数字资源建设,提高数字文献资源的购置费比例。中外文数据库建设将注重提高对学校各学科的覆盖度和对重点学科的支撑度,中文数据库达到32个,外文数据库23个。进一步加强档案馆的数字化建设。
到2020年学校总资产将增至30多亿元,其中教学实验设备近9亿元。
(五)发展战略
“十三五”时期,学校依据建设以工程技术为主,经济管理和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发展目标及内涵建设要求,实施人才强校、特色发展和国际化发展战略,以进一步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1.人才强校战略
师资人才队伍是学校发展的关键,也是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的根本保证。“十三五”时期,依据学科专业建设目标,引进和培养一批高水平学科领军人才、学科带头人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努力打造一批学科专业创新团队;建立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科学的社会化的人才评价体制;在重视引进与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和人才评价标准;完善人才激励、监管和服务机制,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并实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特色发展战略
坚持并继续推动特色发展战略,彰显学校办学特色的独特性与优势性,通过实施学校综合改革,为全面建成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夯实基础。“十三五”期间,要进一步巩固和拓展产学研战略联盟,发挥产学研战略联盟的优势和产学合作教育的品牌效应,优化合作形式,丰富合作内容,提升合作层次和水平,构建更加灵活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增强合作效能,打造“三协同”升级版;提升服务社会的水平和能力;全面推进“三区联动”,加强大学科技园建设,大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更好地为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提供平台。
3.国际化发展战略
学习和借鉴世界先进教育理念,引进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培养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十三五”期间,要大力推进课程国际化,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努力建设国际化校园文化环境,营造国际化教育与学术研究氛围。要进一步拓宽国际合作交流渠道,形成“校—院—学科”三级合作交流层次结构,鼓励师生广泛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承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不断提高国际合作交流能力。
四、“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
1.探索工程教育体系模式,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
利用学校多学科、多层次、多类型的办学优势和“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示范优势,探索高等工程教育体系及办学模式创新,实现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和专科教育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资源、招生就业、教师培养和教学质量控制与评价等方面的贯通衔接。探索与全国性行业协会共建行业学院,实施工程教育的新模式。对于行业特色鲜明的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将进一步深化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共建。选择部分本科专业,试行德国“双元制”模式。探索和推进“中本贯通”和“专本衔接”的人才立交桥模式。遵循高等工程教育规律,探索“本硕连读”等模式创新,培养更多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等工程应用型人才。
2.优化学科学位点布局,提升人才培养层次规格
把握国家学位点合格评估和专项评估契机,优化学科学位点布局,打造优势学科与特色学科。大力推进与有影响力的行业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共建专业硕士学位点和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积极推进与境外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等项目。力争获得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完整的具有工程特色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体系。
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研本比”超过0.2。构建学术学位研究生以提高创新能力为目标,专业学位研究生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导向的研究生分类培养机制。推进研究生创新计划,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研究生人才培养体制。以国家和上海市研究生创新项目为龙头,狠抓培养过程质量,强化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要求,着力培养高级工程应用型创新人才。
3.推动工程专业认证,提高工程教育质量
对实行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8个专业率先启动教育部工程专业认证申请。在积累一定的经验后,实现全部工科专业参加教育部专业认证,并进一步推动参加美国等国的专业认证。
以参加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构为抓手,按照专业认证标准和程序调整与更新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探索实施CDIO工程教育模式改革,建立以持续改善学生学习效果为核心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设计科学的能力检测方案和评价标准,完善校院两级质量监控机制,全面提高工程教育质量与效能。
4.升级卓越教育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机制
升级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合作及国际合作的“协同办学、协同育人、协同创新”的新机制。以试点专业为示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拓展和鼓励学生多渠道进入企业实践的机会,建立学校教育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学校和社会培养相衔接的开放式培养体系,将我校“卓越计划”由全国试点上升到全国示范的水平。
5.优化学分制和学段制,促进学生终身全面发展
不断优化完全学分制和“1学年3学期5学段”制,满足学生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促进课程现代化和国际化。完善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和完全学分制管理制度,探索建立符合我校办学特色的完全学分制教学模式。建立面向文理科学生的学科基础课平台,基础课程内容更具兼容性,选择更为多样化。进一步丰富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模块,完善选课机制和学科平台内转专业机制,促进学生自主安排辅修、跨学科选修、学科竞赛、创新创业等个性化学习活动。推出资源共享慕课(MOOC)、视频公开课等在线开放课程,促进课程的现代化。进一步增加全外语课程门数,促进课程的国际化。
6.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助推大学生创新创业
探索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新机制,促进人才培养由学科专业单一型向多学科融合型转变。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群,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研究方法、学科前沿、创业基础、就业创业指导等方面的必修课和选修课。
加强创业实验室和训练中心建设,建好一批科技创业实习基地。深入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扩大覆盖面。发挥国家大学科技园的创新资源集聚优势,开辟“创业园特区”,通过多渠道设立创业基金、多形式引进校外导师,探索“校内学、校外练、园中创”模式,支持在校生和一定年限内毕业生在园区内创新创业。
(二)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
1.加强科研基地建设,实现重大项目突破
加强科研基地建设,重点建设省部级以上科研基地(含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协同创新中心、工程技术中心等)、国际合作科研基地及国际联合实验室。与国内外著名企业或科研院所建立联合研究院(所)。以重要产学研基地建设为契机,全面带动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工作。
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科学技术尖端领域,开展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实现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的突破。加强国际领域科研交流与合作,争取更多政府或国际机构资助的国际合作科研项目。
实现基础研究科研总经费和企事业委托科研项目经费的稳步增长,着力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系,努力形成知识创新、成果转化、技术转移的良性发展。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要充分发挥社会思想库和政府智囊团的作用。
2.建设高峰高原学科,增强学科综合实力
根据学科发展水平及对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现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方向,瞄准国家和上海市重大发展战略需求,形成“布局合理、高峰凸显、高原崛起”的学科布局,分类设置建设目标,建设与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相匹配的高水平学科体系,力争新建上海市高峰学科2个,新增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力争获批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含合作建设)1个。
围绕建设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十三五”期间将不断完善由8大学科群构成的具有工程大特色的学科生态:(1)“制造工程学科群”(包括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2)“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群”;(3)“管理与经济学科群”(包括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应用经济学等一级学科):(4)“信息智能工程学科群”(包括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一级学科);(5)“生态化工与纺织工程学科群”(包括化学工程与技术、纺织科学与工程等一级学科);(6)“艺术创意学科群”(包括艺术学理论、设计学等一级学科);(7)“理学学科群”(包括数学、统计学、物理学等一级学科);(8)“人文社科学科群”(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外国语言文学等一级学科)。
对接国家的“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一带一路”战略和上海市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战略,大幅提升学校的学科竞争力,“十三五”期间将重点发展与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服务型制造、高端装备、新材料等密切相关的学科,着力支撑“高能束智能加工与绿色制造”等上海市高峰学科,并积极培育若干新的市级高峰学科和高原学科。
为彰显学校的办学特色,不断提升学校的综合实力和社会影响力,“十三五”期间学校将鼓励学科之间的竞争与协同,交叉与融合,促进具有工程大特色的“工科协同”“艺工交融”和“文理渗透”。着力建设好“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协同创新中心”“飞行仿真研究中心”“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现代创意产品设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上海市知识服务平台(或高校新型智库),并积极培育建成若干新的市级科研基地。
3.实行科研激励措施,提升学术成果水平
实行科研激励措施,鼓励发表高水平论文,实现省部级科技成果一等奖和国家级科技成果奖零的突破。加强对学术专著,特别是国际出版专著的组织与资助,鼓励举办或协办国际学术会议、学术论坛等,鼓励教师在国外学术会议作主旨报告。提高可转化的有效知识产权数(包括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专利、软件著作权登记、植物新品种登记、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并鼓励教师积极申请国际发明专利(PCT)。
4.拓展大学科技园建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优化大学科技园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承载作用。国家大学科技园在空间载体初步完成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的战略布局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园区产业定位和企业质量的升级,着力打造“移动互联网”“创意设计”“智慧家居”“智能硬件”等四大产业基地。海宁分园将加强与上海及长三角地区的行业领先企业及各类科技园、孵化器的沟通联系,着力引进新技术、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等创新型项目和企业。稳步推进在长三角区域建设大学科技园分园。
(三)人才队伍建设
1.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
通过拓宽引进渠道、搭建聚才平台、完善选才机制等举措,加大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增强高水平人才集聚效应。着力引进“千人计划”“长江学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等高层次人才。实施“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人才行动计划”(志宏计划、腾飞计划和展翅计划),完善兼职聘用、柔性引进等机制,聘请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的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和高级顾问。
2.增强骨干教师培养力度,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实施骨干教师培养计划,重点加强对学科带头人和科研领军人才的培养,创造有利条件支持申请重大科研课题,资助学术研究活动,在科研配套经费、工作量和成果享用等方面实行鼓励政策。深入推进“骨干教师教学激励计划”,探索实施“面向任务的科研团队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3.推进师德师风培养计划,建设高素质师资队伍
引导青年教师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青年教师的政治素养和业务素质;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做到以师风促教风、以师风促校风的良好氛围;建立师德师风奖惩和监督机制,充分调动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他们的修养,促进高素质师资队伍建设。
4.实施青年教师能力提升计划,建立优秀人才梯队
建立优秀的中青年人才梯队,实施鼓励青年教师职业能力提升的“国外访学计划”“国内访学计划”“产学研践习计划”和“实验室队伍建设能力提升计划”。建立青年教师发展基金,为他们申报国家项目提供经费支持。
5.创新师资队伍管理机制,激发各层次人才潜能
建立科学的人才进出机制,严把教师聘用关,公开选拔、择优聘任,优胜劣汰。推行内部人才流动机制,促进院系之间、学科之间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促进多学科交叉。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机制,注重对教师教学水平的考核。探索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师分类管理、分类考核评价机制,根据人才层次和学科属性,合理设置考核标准。
(四)学生工作
1.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品牌计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思想意识和价值观。抓好校院两级“学生党员先锋计划”“园区党校”等品牌项目,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打造全方位、多场域互动的“知行大课堂”升级版。加强“广富林计划”“非遗进校园”等品牌建设,以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继续推进“劳模进校园”品牌建设,引导学生弘扬和践行劳模精神。深入推进“预就业工程”,指导学生在工作实境中提升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2.建设产学合作教育平台,不断创新协同育人模式
实施产学合作教育提升计划,稳步扩大合作教育规模,积极完善合作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提升育人质量与实效。到“十三五”末,实现大学生参与产学合作教育全覆盖。加强产学合作教育基地建设,基地总数突破1000家。继续加强与世界产学合作教育协会、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等国际机构和世界名校的合作,不断提升产学合作教育的国际化水平。
3.建设职业发展教育平台,提高学生终身竞争能力
实施就业质量工程计划,构建贯穿各年级的学生职业生涯发展教育体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职业观,提高终身职业竞争能力。建设依次递进、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教育课程群,每年开设相关选修课不少于6门,就业指导课程覆盖率达到100%。加强与行业协会、创业园区和公共职介机构的合作,提高就业服务质量。
4.建设领导能力培养平台,提高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实施“三创”(创新创意创业)行动计划,增强学生的“三创”能力和综合领导能力。成立“三创学院”,设计开发“三创”教育课程体系,将“三创”教育和领导力培养与实验、实习、毕业设计以及各种创业大赛相结合。采用多种模式为不同学生群体量身定制“领导力培训班”。
5.建设管理服务保障平台,切实加强学生教育管理
实施安全预警防控计划,构建安全工作管理联动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普及教育,开设心理公选课不少于20门。强化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机制,建立少数民族学生安全健康保障体系。构建双轨联动新模式,建设全学分制学生网格化管理工程。
实施信息化服务育人计划,通过统一数据交换平台,实现各类学生工作信息的整合与共享。以“互动、移动、大数据、云计算”为技术核心,为全员育人提供信息支撑。
实施辅导员队伍能力提升计划, 打造专业化育人队伍。健全辅导员培训体系,将辅导员培训列入党校培训计划。选派辅导员到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校内机关等挂职。支持辅导员提升学历和海外研修。建立辅导员与导师、思政理论课教师的合作机制。积极举办辅导员论坛和先进典型评选活动,形成积极向上的队伍文化。
(五)国际交流与合作
1.拓宽渠道合理布局,加强高层次交流与合作
进一步拓宽学校对外合作与交流渠道,保证每个专业学院至少拥有2个稳定合作关系的国际合作伙伴。注重国际合作伙伴的合理布局,努力实现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均有稳定的合作伙伴。力争与5~10所世界知名高水平的高校或机构签订合作交流协议。
2.发挥学院主体作用,打造国际交流合作新模式
落实国际交流与合作校院两级管理,发挥学院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主体作用,打造院为主体,教授对接的国际交流合作模式,培养教师主动对接国际交流与合作项目的意识与能力。通过举办国际学术交流会议或论坛,为本校教授与海外高校教授的学术对接提供服务。聚焦具体的国际合作项目,做实合作内容,促进合作内涵更加丰富,合作形式更加多样,合作成果更加丰富,打造更加务实和高效的国际合作新格局。
3.推动国际联合培养,扩大海外学习交流规模
进一步开拓学分互认、联合培养、毕业设计、国际产学合作、海外实习、海外竞赛、国际文化交流等学生海外学习交流渠道,完善现有海外学习交流学生选拔制度和学籍管理制度。积极争取各类资助资金,扩大学生海外学习交流规模。大力推动与海外合作高校的多层次学生联合培养项目,每个学院至少拥有一个联合培养项目。
4.建立海外人才引进机制,促进高层次人才引进
充分利用国家及上海市高端人才引进政策,努力引进“千人计划”等海外高层次人才。设立校内海外名师项目,积极引进来校授课和开展科研合作的海外高层次人才。鼓励合作申请国际合作项目,提升科学研究的国际化水平。开辟稳定的外籍专家教师聘请渠道,充分发挥外籍教师在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带动骨干教师培训,提高聘用效益。
5.扩大留学生教育规模,营造国际化校园氛围
努力开拓海外留学生的招生渠道,力争在校留学生占全日制在校学生比例达到10%。加强留学生英文网站建设,完善留学生咨询、报名、录取的信息管理系统。推进课程与专业的国际化建设,力争开设5个全外文专业。在学院层面,推出全外文授课专业与课程;在学校层面,推出英文通识课程和对外汉语课程。健全留学生教育保障机制,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素质精良、专兼职相结合的留学生管理队伍。搭建校园跨文化交流平台,促进中外学生的交流与交融。
(六)信息化建设
1.构建智慧校园体系,提升学校信息化整体水平
顺应“互联网+”时代的信息化发展趋势,到2020年,形成与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具有工程大特色的“3+1” 模式智慧校园体系(其中“3”代表智慧校园架构的三大基础平台,包括校园网络基础设施、云计算平台、物联感知系统;“1”代表各类应用系统建设),实现教学、科研、管理和师生生活等的全面信息化,使学校的信息化整体水平达到国内同类高校的一流水准。
2.强化网络基础设施,提高速率和覆盖率
建成标准化核心机房,改善信息化基础环境。开展校园无线网二期、三期建设,建成一个“高速率,广覆盖,易管理”的安全校园无线网络。提升校园网出口带宽,满足无线终端的普及校园无线网的流量增加的需求,总带宽达到4GB。全面提升校园网络安全,针对系统各种安全风险提供全面、动态的安全策略。
3.构建云计算平台,提升信息化服务水平
建设云计算中心,建立集对内高效服务管理、对外服务和监控于一体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改善科研与教学的信息化环境。开展服务器虚拟化二期建设,为智慧校园建设提供基础保障。提供桌面虚拟化、云存储等服务,实现统一监控、统一安全防护、统一容灾备份。打通数据中心资源孤岛,实现资源整合和共享,提升资源利用率,提高公共服务效率,有效促进校院两级管理和完全学分制建设,以全新的服务理念为师生提供全方位日常事务管理和个性化服务。
4.构建物联感知系统,开发移动校园应用
构建物联感知系统,开发包括移动教务系统、综合信息推送服务系统、RFID设备综合管理系统、实验室精细化管理系统、图书馆一门式信息管理平台、节能监管信息化公共平台以及3D校园漫游等各类移动校园应用。移动教务系统将面向师生提供丰富的在线教学服务,为学习者提供更智能的学习体验和更优质的课程资源。
5.开发各类应用软件,实现办学活动全面信息化
开发学校管理数据分析决策系统、教学过程化管理系统、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平台、师生互动学习平台、学生就业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科创中心管理信息平台等各类应用软件,促进信息化与教学、科研和学校管理的深度融合,实现办学活动全面信息化。
(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加强公共服务信息化建设,提高服务效率
建设图文信息共享空间,配备功能完善、便捷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内容丰富的信息与知识库资源。图书馆为读者提供“一站式”的信息知识服务,建设密集书库,调整和优化文献资源布局。档案信息平台推进对存量档案进行数字化加工,完成档案目录数据库建设、重要档案全文数据库建设,全面提高档案服务师生的能力和水平。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现资产从申购直至报废的网上操作流程,基本取消纸质填单及到场签字的传统模式,节省办事时间。后勤信息化服务平台建成能涵盖食堂、住宿、报修、管理等众多领域的一站式服务。
2.加大实验室建设力度,促进开放共享
强化学校实验室建设工作委员会的工作职能,加强实验室宏观管理和分类指导。加强二级学院实验室建设的布局和规划,在人事、财务、设备及经费等裁量权的基础上,落实实验室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培育符合国家重点实验室(省部共建)或上海市重点实验室条件的校级重点实验室(材料和轨道方向等)2~3个,争取建成上海市虚拟仿真实验室1~2个。建成具有对接产业链的行业优势和特色的协同创新中心(工程中心)或服务检测中心。建成有学科影响力的国际联合实验室1~2个,力争实现实验室认可(CNAS)和实验室计量认证(CMA)零的突破。结合教育部实践教学能力评估,积极探索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实验室开放措施。完善大型仪器设备共享机制,建立大型仪器分析测试平台和分析测试中心,推进实验室及大型仪器的开放共享和社会服务。
3.加强校园能源资源监测,提升使用效能
进一步推进数字化节能管理,加快能源管理智能化,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和能源利用效率。完成建筑能耗监测平台(五期)、长宁校区水耗计量平台改造、空调智能控制系统、路灯节能改造、学生宿舍生活热水节能改造、零待机能耗等一系列节约能源和低碳环保工程项目。
4.强化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优化资源配置
建立以提高教育项目支出效益为目标的综合监督评估机制,促进经费使用公开、透明。建立以资源配置为中心的预算管理体系和以经费效益为导向的财务管理机制。建立国有资产信息化管理和实验室管理机制,整合房屋资源,探索公用房和实验室使用核算机制和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机制,建立绩效评估的市场导向和投入竞争意识。
5.完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提高服务质量
全面提高预算管理意识,规范预算编制,强化预算支出绩效管理。进一步加强财务制度建设和经费使用监督,确保财务信息准确、公开和透明。加强重大建设项目和经费使用全过程的控制,确保经费使用规范、安全、有效,进一步提高预算执行率。构建资产采购的供应商考核及其评估机制,全面规范采购流程和服务质量。深化经济责任审计,逐步形成以风险防范为目的的资金审计内控制度。
(八)校园建设
校园基本建设重点开展结合“松江校区二期”建设,逐步打破现有的行政、教学、实验场地分割的空间格局,盘整校舍存量资源,形成每个二级学院的行政、教学、实验相对集中的空间配置,更好地满足二级学院办学活动的有序开展,促进机关服务的高效运行。
1.持续推进松江校区建设,完善主校区功能
松江校区是学校主校区,是学校行政管理、教学、科研的中心,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国际教育、终身教育的基地,以及工程实训、科技研发的基地。“十三五”期间完成松江校区二期建设和三期项目申报。松江校区二期建设项目包括建设现代交通工程中心(含城市轨道交通实验楼、汽车工程实验楼、电子电气工程实验楼、城市轨道交通综合实验室、汽车工程实验室5个单体)、图文信息中心(二期)、第二食堂及后勤综合楼、研究生公寓(一期)等,总建筑面积10.5万平方米。松江校区三期建设项目包括建设“三创教育”综合楼、第二教学综合楼、信息楼、研究生公寓(二期)、风雨操场等。松江校区三期建设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米。
2.着力推进长宁校区和虹口校区建设,优化分校区功能
适应上海建设“国际时尚之都”发展战略,对接长宁区打造“新虹桥时尚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发展规划,依据我校学科群发展布局,将长宁校区的功能定位于现代创意设计人才培养基地、多元文化融合的时尚创意设计基地、大学生创新创意创业教育示范基地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基地,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高级应用型创意设计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教育层次类型涵盖全日制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留学生教育和继续教育;依托长宁区的现代时尚创意文化产业、信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通过“三区联动”,形成以创业苗圃、孵化器和加速器为载体的“三创”(创新创意创业)教育体系和服务体系。“十三五”期间,完成长宁校区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拟建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等,总建筑面积约7.5万平方米。
虹口校区是学校培养现代高技能人才的基地,主要培养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工等,具有高等职业教育、技能鉴定、职业研究与咨询等功能。“十三五”期间虹口校区的建设仍以上海市高级技工学校为主体开展。
(九)大学文化建设
1.弘扬校训精神与价值取向,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
弘扬“勤奋、求是、创新、奉献”的校训精神和“勤业惟诚,厚学致用”的文化价值取向,使之成为激励广大师生不断进取、勇往直前的重要精神力量,为实现学校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营造“全员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氛围,形成开放、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注重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渗透融合,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支持大学生开展各类文化活动,扶持学生社团,提升学生的社团活动品位。
营造宽松和谐的学术氛围,鼓励学科交叉、恪守学术道德、勇攀学术高峰的学术文化。鼓励各种学术交流活动,打造有影响的学术交流平台。大力加强学术道德建设,开展廉洁教育,完善学术道德督促机制。
建设体现工程大优秀办学传统、与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建设目标相适应的职业文化,激发教职员工与学校同发展、共命运的主人翁意识。不断提升学校管理部门的服务理念,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
健全以大学章程为核心的着眼于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制度文化,推进学校内部组织架构、运行机制以及各方面工作体系的改革创新,全面提升学校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水平。基于“学院办大学”理念,积极推进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党务、校务、院务公开制度,发挥校院两级教代会的民主参与、民主监督作用,增强学校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2.创新社团建设与网络载体,打造文化平台与品牌
结合建党95周年、党的十九大召开、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时间节点和重大事件,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出版至少1本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相关的著作。
精心打造“博雅讲堂”和“博学论坛”,加快“工程大青年论”“先锋讲坛”“程曦讲坛”“稷下研究生学术论坛”“导师下午茶”等文化品牌的建设步伐,进一步提升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师生参与度,打造成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校园文化精品。
大力扶持理论学习型、学术科技型和社会公益型学生社团的成长,对兴趣爱好型社团要正确引导,努力提升社团活动的质量和水平,推动学生社团持续健康发展。
创新网络文化载体,建设“文化发展网”,展示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成果。加强对微博、微信等网络新媒体的扶持、监管及指导。加快建设学校电视台,使其成为高规格文化宣传舆论阵地。
3.优化学校文化发展环境,彰显学校文化特色
以和谐校园建设为核心,持续开展文明创建活动,力争获得“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进一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力争荣获“上海市师德标兵”称号。
更新反映学校优秀历史传统和发展成就的宣传册和专题宣传片,新建一批彰显学校文化特色、富有教育意义和纪念价值的校园文化景观作品。
规范校徽、校旗、校歌的使用,规范道路、景观的命名及中英文标识,完善具有学校特点的形象标识体系。创建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增强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意识,营造良好的语言文字规范化氛围。
4.完善学校文化发展设施,更好满足师生需求
加快校史馆建设,精心组织专题陈列或展览,使之成为展示学校光辉历史和辉煌发展成就的重要平台。鼓励和支持二级学院建立校史分馆、院史墙等设施。
进一步发挥图文信息中心在文化建设中的特有功能,充分发挥档案工作记录历史、反映现实、营造氛围、提供素材、科学论证、决策参谋的作用,按专题整理展示档案藏品,提升档案综合应用水平。
统筹现有文体设施的资源管理,开辟新的文化阵地和信息平台,升级教工之家、师生活动中心功能,使之成为师师、生生及师生心灵沟通的重要平台,更好地满足师生员工对优质文化的需求。
(十)党的建设
1.加强党对学校工作领导,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
加强党对学校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不断完善党委全委会、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等会议制度,严格遵守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促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探索党代会常任制,建立健全落实党委重大决策的督查督办制度。坚持党政联席会议和“三重一大”制度,进一步发挥基层党委(党总支)的保证监督作用。
2.强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战斗堡垒作用
建设好“党员质量提升工程”,坚持有计划有步骤地发展党员,加大在青年教师、留学归国人员和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的力度,优化党员队伍结构。优化基层党组织设置方式,扩大党组织在园区、团队、社团等的影响力。完善党的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党内表彰、激励、关怀、帮扶的机制,健全党员服务体系,构建党员民主监督体系和校内三级党组织责任制体系。继续深入做好“党员导师计划”“党支部培育轮值”“一人一事一例”“区域协同党建”等已有党建品牌工作,巩固和发扬已有工作品牌的影响力、教育力和号召力。以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召开为契机,开展党代会常任制和党代表任期制试点,建立党代表联系办公室,提升党代表履职能力,完善党代表提案提议、调查研究、联系群众、列席重要会议等制度。
3.完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坚持“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探索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动议制度,规范干部初始提名制度,推行干部选拔任用情况全程记实制度,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加强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和考核工作,把考核评价与干部选拔任用、培育教育、管理监督、激励约束结合起来,强化干部的宗旨意识和岗位意识。完善干部监督机制,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一报告两评议”,将民主评议结果作为考核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广泛接受干部群众的监督。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培养力度,建立后备干部联系人制度,定期谈心谈话制度、定期鉴定制度等,通过党校开展对后备干部的专题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方式,对后备干部实行全方位、立体式培养。
4.优化民主管理与工会工作,提升教职工归属感幸福感
切实加强民主管理。进一步落实教代会职权,不断提高二级教代会质量,完善教代会提案办理机制。进一步深化校务公开,将校务公开工作不断向全校各二级单位延伸。全面提升教工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和审议权,深度促进二级单位的行政管理、民主管理和院务公开水平。
积极推进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坚持“党建带工建、工建服务党建”的思路,主动配合学校党委和各基层党委(党总支)积极开展党员专题教育活动。密切与基层党组织的联系,推进教职工师德师风建设和职业道德教育。充分发挥工会组织优势,深入实施教职工素质教育工程,促进教职工队伍整体素质提高。
积极实施“温暖工程”和“健康工程”。关心教职工身体健康,建立教职工健康档案,组织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发展。关心女教职工,举办女性健康知识讲座,坚持为全校女教职工办理安康保险,维护好女教职工的特殊权益。打造“教工之家”“妇女之家”“银发之家”的升级版,体系化打造“1+20”的教工小家“一家一品”的服务品牌,积极创建“全国模范教工之家”,提升教职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五、“十三五”时期促进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工程
(一)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
1.专业认证子工程
重点推进工程类专业参加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争取有1~2个工程类专业通过美国ABET认证,并鼓励其他专业参加国际专业认证。通过国际工程专业认证,促进我校工程教育的质量和标准与国际接轨,提升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的国际影响力。
2.教育国际化子工程
对现有全英语授课课程进行整合,充分发挥拥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和外籍教师资源,在有条件的学院开设全外文专业。充分利用海外院校的高水平教育资源,大力促进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各个层次的联合培养。积极与海外合作院校合作建立国际产学合作教育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海外教育渠道和平台。
3.创新创意创业教育子工程
面向全体学生将“三创教育”(创新创意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组建“创业先锋班”,进行“创业精神”“创业知识”“创业实践”“创业技能”四大板块教育。将“三创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三创教育”的“双进四有”(即进计划、进课堂,有理论、有实践、有指导、有学分)。
(二)协同创新学科发展工程
1. 学科团队组织方式创新子工程
鼓励学科及团队与企业联合参与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鼓励学科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需求为导向,通过多资源合作培育重大成果。遴选重点学科领域,建立国际合作伙伴机制。推行“人才—团队—基地”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深化面向任务的科研团队组织管理方式改革。聚焦特色学科与研究方向,探索“学科特区”机制和“科学研究总院”“跨学科中心”“专业研究机构”等分层次科研组织模式。
2.科研基地建设子工程
建设若干国内知名的研究基地,培养和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科技人才,形成不断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环境,使我校知识创新能力达到较高水平。确立若干个优先发展领域,部署重要方向性项目和领域前沿项目。整合各学院的组织结构,研究模式向跨学科跨学院的组织转变,组建若干跨学科的知识创新基地。积极开展科研开放与内外协同,积极推动与大学、企业、地方的合作共建,形成更加开放的创新格局。
3.科研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子工程
开展校内科研创新战略联盟建设,加强对联盟的分类指导,鼓励和支持联盟联合申报项目,开展共性关键科学技术问题攻关,突破制约学校科研创新体系发展瓶颈。积极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引导学院加快科技人才引进与培养。积极营造优良的科研文化生态,为吸引国内外最优秀的科学家来学校开展科研创造良好的学术环境和氛围。
4.产学研合作创新体系建设子工程
推动学校科研主动服务社会的能力提升,融入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助力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和行业企业创新驱动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知识服务。建立产学研联合创新平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专利技术的推广应用。
5.工程研究中心建设子工程
通过参与国家和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建设,集聚和培养一批高水平知识服务的领军人才和团队,建立和完善促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的相关政策和环境,解决国家和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和现代服务业的瓶颈问题,成为支撑国家和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技术创新源”和“产业孵化器”。争取作为成员参与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建设。
6.知识服务平台建设子工程
依托“轨道交通运营安全检测与评估服务中心”和“高强激光智能加工装备关键技术产学研开发中心”两个知识服务平台,构建和完善技术转移体系建设,重点整合现有管理体制,构建从知识创新、知识服务,到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技术转移管理体系,持续推进知识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的建设步伐。
(三)一流师资队伍建设工程
1.高层次人才引进子工程
完善高层次人才支持政策,加大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拓宽本土优秀人才引进渠道,重点引进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设立人才引进专项基金,专款专用,提升引才工作效能。
2.教师全方位培养子工程
拓宽培养渠道,重点培养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青年教师。鼓励青年教师参与“教师产学研践习计划”,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形成团队合力,充分发挥人才的群体效能。设立师资培训专项基金,加大师资队伍建设经费的投入。
六、“十三五”时期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推进学校“十三五”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必须加强对规划落实工作的领导,将任务和责任分解落实到各个学院和职能部门,凝聚全校师生员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十三五”时期学校教育改革和发展营造和谐、稳定、有序的环境。
(一)组织保障
加强党委对“十三五”规划实施工作的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确保规划所确立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高质量地完成,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各级党组织和行政管理机构都要把学校规划的实施作为学校内涵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摆到重要的议事日程,认真贯彻落实,各个职能部门和学院都要建立党政分工负责、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把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落实到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选拔任用各级领导干部。加大各级领导干部培养培训力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增强各级组织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的执行力。
加强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增强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健全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从制度上保证对干部权力运行的有效监督和制约。坚持以党内民主促进校园民主,推进校务公开,加强群众监督,充分调动民主党派和党外知识分子的积极性,为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奠定坚实和广泛的基础。
(二)制度保障
为贯彻落实学校“十三五”规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各项任务,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要深入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积极探索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有效实现形式,建立健全和持续完善现代大学治理结构与制度体系。根据《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章程》,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制度体系和内部治理结构,构建学校宏观管理、学院实体办学的校院两级管理体系,通过制度设计,使学校在宏观管理、服务支撑和评价监督方面更有作为,二级学院按学科特点更有效地开展教学科研工作。
探索由学校、企业、行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的二级学院管理体制机制。建立健全有关二级学院院务委员会,教授委员会和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的规章制度体系。扩大二级学院在学科专业建设、资源分配和人事聘任等方面的主导权,强化办学主体地位。实施“效因评价”,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建立保障教师学生合法权益机制。着力维护学校安全稳定。深入开展平安校园、文明校园、绿色校园、和谐校园创建活动,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加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健全学校内部救济制度。
(三)资源保障
积极筹措教育资金,把握上海市政府实施高等学校分类指导的契机,争取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学校更多的资金支持。积极拓宽教育经费的筹措渠道,通过扩大产学研战略联盟,为企业提供更多技术服务,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争取获得企业等社会力量的经费支持。努力提高资金使用绩效,确保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保障学校改革和发展目标顺利实现。在经费得到保障的基础上,努力建立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财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是学校未来五年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它绘就了学校未来发展的蓝图,展示了工程大人的美好愿景。我们要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上海市教卫党委、市教委的统一部署下,锐意改革,勇于进取,扎实工作,努力完成规划纲要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任务,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同类一流,国际广泛认可的现代化工程应用型特色大学!
2016年3月25日